當記憶的拼圖逐漸模糊,愛與科學的守護讓生命依然綻放尊嚴。隨著老齡化社會的到來,老年癡呆(阿爾茨海默病)已成為威脅老年人健康的重要疾病。為提高患者及家屬對老年癡呆的認知,同時保障住院環境安全,幫助家庭科學照護患者,安徽省皖南康復醫院(蕪湖市第五人民醫院)神經內科老年康復科開展“老年患者健康科普活動”。此次活動通過知識科普、趣味游戲、安全宣教等形式,為老年患者及家屬傳遞健康知識,營造安全、溫馨的住院環境。
一、早知早防:科學認知是守護記憶的第一步
活動現場,神經內科宋軍主任通過生動易懂的課件,通俗生動的為患者及家屬講解老年癡呆的定義、早期癥狀(如記憶力減退、語言障礙、性格改變等)及正常衰老的區別。強調了老年人控制高血壓、糖尿病、吸煙酗酒等危險因素的重要性,反復倡導均衡飲食、適度運動及社交活動的重要性。最后宋軍主任還指導家屬如何與患者溝通、應對他們的情緒波動,并提醒定期復診、規范用藥的必要性。


二、益智互動:讓康復融入日常的溫情體驗
折紙區里,85歲的張奶奶正專注折疊千紙鶴,彩紙的沙沙聲中藏著康復密碼。治療師解釋道:"每個折疊動作都在刺激海馬體,而選擇不同質感的紙張能激活觸覺神經。"當老人成功完成作品時,工作人員立即用拍立得記錄下笑臉——這種及時正向反饋,被證實能增強大腦多巴胺分泌。
穿珠子游戲則展現了分級康復理念。對于手部顫抖的患者,提供孔徑3cm的木珠;能力較強者挑戰1cm的亞克力珠。護士長觀察到:"很多老人最初拒絕嘗試,但看到同齡人獲得獎章后主動參與。"這種群體激勵效應,讓78%的參與者在游戲中持續專注超30分鐘,遠超日常康復訓練時長。


三、安全守護:細節筑牢住院防線
針對老年患者易發生跌倒、誤觸電器等風險,活動特別加入安全知識宣教環節。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用水用電安全,這一點也是護士們在日常的護理和交流時反復強調的。所以我們在這次安全宣教中,指出了用水“三警惕”:警惕熱水傾倒燙傷、地面積水滑倒、衛浴設備故障;用電“四禁止”:禁止私接插線板、使用電熱毯或電鍋、遮擋消防設備、拉扯電線,另外還要保持房間光線充足,減少雜物堆積,指導患者穿合適且防滑鞋、襪,起床需要有人攙扶,避免滑倒。只有醫患同心,方能筑牢生命防線,營造安全的住院環境。

記憶或許會隨著時間褪色,但愛與尊嚴永不凋零。正如活動現場的紙飛機和紙船,每一個作品都承載著對生命的珍視。讓我們以知識為盾,以溫情為燈,為患者照亮一條有尊嚴的晚年之路。科學防治,我們與患者永遠站在同一戰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