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發病之初的晴天霹靂,到柳暗花明重燃生活的希望,從“活下來”一步步走向“活得好”。隨著重癥醫學的發展,患者在重癥醫學科(ICU)的功能狀態和生存質量開始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如果說重癥醫學科治療是為了讓患者活下來,那么早期康復訓練則是為了讓患者活得更好。每一次康復訓練背后,都凝聚著全體醫護人員的堅持和努力,只為換回徘徊生命線后的燦爛微笑。
張某是一位視神經脊髓炎譜系疾病的患者,經外院治療后生命體征得以穩定,家屬想讓患者脫機。因患者有肢體功能障礙及尿便障礙等截癱表現,且累及呼吸肌,故脫機困難,肺部感染反復發生,家屬多方打聽康復醫院信息,后經病友推薦于2024年7月22日轉入重癥醫學科治療。入院后在我科吳軍主任和戴燕護士長帶領下,主管醫生、康復護士、康復治療師等詳細評估其情況,聯合重癥、康復、中醫、護理,結合患者的實際情況,為其制定個體化綜合早期康復方案。于7月30日患者試脫呼吸機成功,予以氣切處接文丘里加溫加濕后給氧。
由于張某自發病以來一直處于氣管切開狀態,所以每次想說話時我們只能通過他的嘴型和微弱的氣息去判斷他說話的內容。護理老師會讓患者了解用藥的目的、康復治療的效果,讓患者配合治療,達到更好地療效;會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積極鼓勵患者及家屬,為他的每一步恢復予以充分的肯定與支持。
經過護理人員精心照顧,患者病情逐漸好轉,現已可以經氣切處佩戴語音閥正常溝通,聲音洪亮。從最初經胃管給予腸內營養液到現在已經可以自主經口進食,患者嘴巴里可以品嘗到美味的食物,患者感覺自己每天都充滿希望。住院期間,科室護理老師像親人一樣關心照顧著患者,為患者翻身、拍背、擦浴、洗頭、泡腳、修理指甲等,盡最大努力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希望通過我們護理團隊積極而有效的重癥康復治療,改善危重癥患者的功能狀態,讓每一位患者都能早日“走”出ICU,最終達到最佳的康復狀態重返家庭和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