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由我院腫瘤內科科主任龔平主任擔任主持,首先,龔平主任發表講話,龔主任表示本次活動的目的是為了加強腫瘤防治宣傳教育,早發現早治療,讓我們攜手前行,共同戰勝癌癥。其次,腫瘤內科吳慕云主治醫師從病因、病理分型、轉移途徑、臨床表現、診斷檢查、治療原則級護理七個方面就肺癌相關知識進行宣講。然后,腫瘤內科桂淑娟護士長以“打破腫瘤營養的10個謠言,教你如何科學抗癌”為題,就腫瘤營養攝入方面進行宣講。最后,龔平主任總結陳詞,再次強調腫瘤科學防治的重要性。講座在大家的掌聲中圓滿結束。

以下為本次講座的部分內容分享:肺癌為全世界第一大癌,主要病因是吸煙,大氣污染、職業因素、肺部慢性疾病、人體內在因素也是其常見病因。因此戒煙、減少大氣污染等都是有效的肺癌預防手段。肺癌起源于支氣管粘膜上皮,可向支氣管腔內或/和鄰近的肺組織生長,并可通過淋巴血行或經支氣管轉移擴散,分布特點右肺多于左肺,上葉多于下葉。肺癌可根據解剖位置分為中央型肺癌和周圍型肺癌,根據病理類型分為腺癌、鱗癌、小細胞癌及大細胞癌等其他類型癌。腫瘤常見轉移途徑包括直接擴散、淋巴轉移及血行遠處轉移。肺癌早期癥狀包括咳嗽、痰中帶血,晚期腫瘤壓迫鄰近器官或遠處轉移可出現胸腔積液、聲音嘶啞、吞咽困難等。小細胞肺癌等特色類型腫瘤可產生內分泌物質,出現關節綜合征、重癥肌無力等肺外表現,這些非轉移性全身癥狀待病灶完全切除后可消失。肺癌篩查常用胸部CT,當發現占位性病變時可進一步進行穿刺或纖維支氣管鏡病理活檢確診,必要時可進一步行PET-CT檢查明確腫瘤負荷情況并指導下一步治療。定期體檢可以早發現早治療,從而提高腫瘤的防治有效率。早期肺癌以手術為主,中晚期肺癌以放療、化療、免疫等綜合治療為主,可輔助中醫中藥治療。肺癌手術患者護理主要是術后胸腔引流管護理及指導有效呼吸咳嗽,必要時可輔助止痛藥物緩解疼痛,以減輕患者因疼痛而不敢深呼吸或有效咳嗽。對于晚期患者要加強營養支持治療及心理護理,以提高生存質量及安寧療護。腫瘤是高消耗性疾病,因此建議腫瘤患者加強營養,尤其是優質蛋白的攝入可提高免疫力,從而提高抗腫瘤效果。另外,藥物均有副作用,不建議血糖正常患者自行服用二甲雙胍抗癌治療。
通過這次的健康教育系列講座報道,我們希望每一位患者都能更深入地了解肺癌及腫瘤防治知識,堅定信心,勇往直前。在這個溫馨的大家庭里,我們一起同舟共濟,共同努力,共同戰勝癌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