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顫是中老年人最常見的心律失常之一,房顫最大的危害是形成血栓導致腦中風,傳統房顫患者通過長期口服抗凝藥物預防腦卒中但對于出血風險高的房顫患者來說無疑“左右為難”,有沒有辦法同時解決房顫、血栓兩大難題?
2024年3月3日,安徽省皖南康復醫院醫院心血管內科-房顫中心團隊在導管室順利完成我院首例“房顫射頻消融”+“左心耳封堵術”一站式手術,一方面解決患者房顫癥狀問題,另一方面雙保險預防房顫卒中風險,將卒中和出血風險降到最低。該手術是目前治療房顫最先進的技術,標志著我院心血管疾病治療水平再上新臺階。
患者鮑女士51歲,2023年4月診斷心房顫動,曾建議射頻消融手術治療,患者因忙于事業拒絕手術,于2023年10月12日突發心跳驟停在外院治療,病情穩定后出院,遺留四肢功能障礙、認知障礙、言語障礙,后期在我院康復治療,期間患者多次出現陣發性心慌胸悶不適,請心內科會診發現患者長期服用抗凝藥物,“卒中高危、出血高危”成為了她不得不面對的巨大風險,心內科李根海副主任醫師、劉慧副主任醫師團隊經充分討論后確定,鮑女士適合進行“房顫射頻消融”+“左心耳封堵術”一站式手術。
房顫射頻消融術是將消融導管放入患者左心房內,用熱能將引發房顫的地方“燒掉”,從而將房顫轉為竇性心律。左心耳封堵術是將像一個“篩子”一樣的封堵器堵在左心耳處,從而防止卒中風險。而“一站式”手術就是將房顫射頻消融術和左心耳封堵術結合起來,既能夠消滅房顫,維持竇性心律,又能夠預防卒中風險,不用繼續口服抗凝藥,是一項安全、有效、微創的手術。
電生理團隊在純熟的技術下成功完成房顫射頻消融
在左心耳造影下選擇封堵器封堵左心耳
封堵過程配合完美,精準釋放
術后造影及食道超聲多角度評估封堵效果良好,無殘余漏。
這種全新的“一站式”治療技術通過微創,既消融了房顫,又閉合了房顫患者血栓發生的根源部位左心耳,同時減少了房顫患者多次治療的痛苦,降低了中風致殘或致死的風險,消除了患者對長期口服抗凝藥物治療的依賴性,為患者提供了治療新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