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優化醫院應急救治流程,加強我院醫務人員急診急救意識,提升突發群體傷事故的醫學救治能力,檢驗臨床各科室醫護人員的現場應急處理能力。7月4日下午,醫院在急診科開展了突發性群體傷員急救演練。
下午18時,急診科接120電話通知,城東一工地腳手架坍塌,15分鐘后將會送來4名傷員,分別為顱腦外傷昏迷,多發傷、右手斷離、胸部受傷的患者。當班護士接到通知后立馬匯報張丹丹護士長。護士長立即向科主任、醫務科、護理部匯報、啟動急診急救綠色通道。同時安排科內護士做好急救物資儀器的準備,通知科室應急救援小組迅速到達。同時通知骨科、胸外科、神經外科、普外科急會診,通知B超室、放射科、檢驗科及手術室提前做好準備。
急診科醫護人員做好接診準備,十分鐘后兩輛120車分別將4名患者送至醫院。按照“先救命后治傷,先救重后救輕”的國際原則分別用“綠黃紅黑”標識分出“輕、中、重、死亡”四個搶救區。根據患者的傷情的輕重緩急,將4名傷員分別放置在紅區和黃區。
所有急會診科室人員嚴格執行《會診制度》在規定時間迅速到達急診搶救室,參與患者的搶救及轉運工作。經過全體醫護人員的密切配合,執行《綠色通道管理制度》所有傷員都得到及時有效地救治,其中一名傷員送入ICU,兩名傷員送入手術室行急診手術,一名傷員送入胸外科住院治療。
演練結束后,黨委委員、副院長胡劍輝指出:根據國衛醫政發﹝2023﹞12號《全面提升醫療質量行動計劃(2023-2025年》要求,醫院要堅持定期開展急救應急演練,不斷優化突發事件應急救治流程,全面提升急診質量,提升全院醫務人員應對突發事件的相互協調能力、應急救治能力和實戰水平,打造一支能力強,技術硬的急救團隊。要建立院前醫療急救與院內急診的無縫銜接機制,暢通院前醫療急救與院內急診信息,優化急診就診和綠色通道流程,完善急危重癥患者,特別是心血管疾病、多發性創傷、心臟驟停等急危重癥患者的多學科協作救治機制,持續提升我院危急重癥患者救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