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40年來,醫療衛生領域發生了巨大變化,皖南康復醫院·第五人民醫院沐浴著改革春風,幾代人薪火相傳,40年跋涉求索,40年耕耘收獲,從原來只有幾間房的蕪湖鐵路醫院,幾經改革變遷,逐步發展成為皖南地區設備先進、科目齊全、技術力量雄厚,集康復、醫療、保健、預防、教學為一體的三級康復專科、二級甲等綜合性醫院。很多科室帶頭人都見證了五院由小到大,由弱變強的輝煌歷程。
40年從蕪湖鐵路醫院完美“蛻變”
許多老蕪湖人都知道,蕪湖市第五人民醫院的前身是上海鐵路局南京分局蕪湖鐵路醫院,1976年11月正式成立。改革開放40年,蕪湖市第五人民醫院經歷了一輪輪市場體制改革,經受住各種考驗迎來鳳凰涅槃。
“1975年,隨著皖贛鐵路的運營通車,上海鐵路局蕪湖鐵路辦事處成立,將原南京鐵路醫院所轄線路的幾個衛生所整體移交給蕪湖鐵路辦事處管轄。在此基礎上,籌備成立蕪湖鐵路醫院。1976年11月26日蕪湖鐵路醫院成立,醫院在原蕪湖鐵路衛生所的簡易診室基礎上,開設了門診內科、外(婦)科、中醫科、口腔科、手術室、化驗室、藥房、放射科等。”蕪湖市第五人民醫院院長林丙來翻著院史說。1977年,醫院搬遷到蕪湖市東郊路234號,占地面積6.5畝,共有病床100張。1980年1月,上海鐵路局蕪湖鐵路辦事處撤銷,蕪湖鐵路醫院即調整隸屬為上海鐵路局南京鐵路分局直屬基層單位。1994年,新建落成的蕪湖鐵路醫院正式啟用,新院占地64畝,分門診樓、病房樓兩部分,擔負著寧銅、皖贛、宣杭線六百多公里鐵路4.5萬名職工及其家屬的醫療保健任務。2004年,蕪湖鐵路醫院由南京鐵路分局整體移交給蕪湖市,進行屬地管理,醫院更名為蕪湖市第五醫院。2005年,在全國醫改大背景下,五院整體交給安徽同仁公司托管,按照市場化思路經營醫院。2007年,五院再次回歸由蕪湖市管理,市衛生局任命并組建醫院新的領導班子及黨委會,更名為蕪湖市第五人民醫院。“2007年至今,是醫院跨越發展時期,醫院以康復治療為特色進行轉型,目前發展成為集康復醫療為一體的綜合性醫院。”林院長說。
老鐵路醫院大門
骨科17年發展設備人才技術日益完善
骨科主任戴春宏1992年來到現在的蕪湖市第五人民醫院。“當時醫院在東郊路,名字叫蕪湖鐵路醫院,面積很小,骨科沒有單獨病房,是和整個外科在一起,醫療環境十分簡陋。”戴春宏說。雖然是多年前的回憶,戴春宏依然記得清晰,“整個醫院最高5層樓,所有科室加一起120張床位,就像個鄉鎮衛生院。”
1994年,新建的蕪湖鐵路醫院正式啟用,位于神山口,也就是現在的五院位置。“住院大樓是七層樓,環境改善不少,但骨科與外科還是合并科室,直到2001年骨科才獨立出來。”戴主任說。從技術方面來說,剛開始骨科只能開展簡單的四肢骨折手術和小兒麻痹癥手術,經過17年的發展壯大,骨科技術日漸精進,手術范圍不斷擴展,各種手術基本做到微創手術。目前,科室常規開展頸椎椎體次全切鈦網植骨融合鋼鈦板內固定術,頸椎后路椎管擴大成形術,人工頸椎間盤置換術。腰椎骨折微創手術,腰椎間盤突出微創手術,肩、膝關節病變關節鏡微創手術,人工全髖、全膝置換術,骨盆、髖臼粉碎性骨折切開復位內固定術等。臨床經驗豐富,技術過硬,深得患者好評。“現在每年科室開展800多臺手術,而早在2001年全年才能開展百余臺。”戴主任說。
據戴主任補充表示,科室從當初的1個病區發展為3個病區,床位數從開始的40張增加到如今的110張。科室也細化分成四個亞專科,分別是關節外科、脊柱外科、創傷骨科和手足外科。為提高醫生的業務能力,科室每年派送醫生前往上海第六人民醫院、北京大學第三醫院、無錫手外科醫院、安醫大附屬醫院等知名醫院進修學習。各項手術基本做到微創操作,給患者帶來最小創傷。
蕪湖鐵路醫院第一屆職工代表大會
婦產科床位增加了6倍
“五院婦產科成立于1982年,初設時僅11張床位。1986年正式獨立出來,1994年增加到28張床位。今年3月8日,搬入五院新住院大樓,目前有67張床位。”婦產科主任張梅娣對科室發展史很熟悉。
據張主任介紹,五院婦產科手術技術近年來突飛猛進,婦科常規開展腹腔鏡下微創手術,包括各種子宮良惡性腫瘤手術及附件包塊手術,以及各類盆底重建手術,盆腔臟器脫垂骶棘韌帶懸吊術。如今,又開展經自然腔道即各類陰式手術,包括陰式子宮切除,陰式疤痕子宮憩室修補、疤痕妊娠切除術等。常規開展宮腔鏡手術,如宮腔鏡下內膜息肉、粘膜下子宮肌瘤等。
說到產房,五院的產房敞亮又溫馨,可以說是全市最正規、最“奢華”的。產房達到無菌環境,可以直接手術,相當于一間普通的手術室,衛生標準極高。“醫生對早產兒急救護理能力越來越強,挽救了很多32-34周的早產兒。在醫院產前門診孕婦學校長期宣教下,五院一孩剖腹產率全市最低。”科室目前開展產前早中期唐氏篩查、NT檢查、中孕形態學檢查、三維彩超等多項檢查。“產后康復是我們的另一亮點,在大康復的環境下,順勢開展產后盆底功能評估及康復治療、產后恥骨分離康復、尿失禁康復理療等,讓江城女性恢復產后的自信!”張主任介紹道。
2006年第五醫院門診
“康復”成五院一塊“金子招牌”
現在說到五院,人們腦海中會自動補加一句“皖南康復醫院”。康復二字得來不易,整個康復醫學科的學科帶頭人沈毅是整個醫院康復醫學興起、發展的推動者和見證人。
“改革開放40年,醫院享受到很多好政策,五院也趕上了好時機,2011年左右,衛生部要求各個醫院必須要轉型,找到自己的專科特色加以發揚光大,我和領導提議重點建設康復學科,專門治療各種疾病導致的功能障礙,如偏癱、失語等。”今年76歲的神經康復科主任沈毅說。他2010年到五院,當時康復科只有20多張床,住著7、8個養老的病人,醫生護士加一塊不到10個人,康復“徒有其名”。在醫院領導的重視下,大康復醫學科成立,在沈毅主任帶領下,創建了一支技術精湛、服務優質、凝聚力強的優秀康復醫療團隊。
“如今康復科已有300張床位了,逐漸分成神經康復、脊髓損傷康復、骨康復、老年病康復、兒童康復和中醫康復六個亞專科,現在又在開展肺康復、心臟康復。整個康復科有181名醫護人員,也是安徽省重點培育專科。”沈主任介紹道。為加強人才隊伍建設,科室每年安排大量醫生外出學習,僅神經康復科而言,2011年至今前往上海、南京、北京等全國康復最好的醫院學習進修的共有76人次。醫院為康復科配備了3000萬的康復設備,為患者提供了更加先進的康復治療技術,也為把醫院打造成為立足皖南、輻射華東地區的專業康復機構奠定了扎實的基礎。
康復大樓實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