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久久久久久-午夜久久久-午夜精品在线免费观看-午夜精品影院-国产日韩久久-国产日韩精品一区在线观看播放

Menu
您現在的位置: 主頁 > 新聞中心 > 媒體資訊 >
是醫生,也是軍人,越是“大風大浪”越要迎難而上 ——記安徽省皖南康復醫院重癥醫學科主任、少校軍醫吳軍
時間:2020-10-22 12:09 點擊數: 字體: 發布來源:《大江晚報》

今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來,年中,暴雨如注導致洪水肆虐南方多省,疫情洪災疊加出現,威脅著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當大災大難如同無情的“風浪”撲面打來,身先士卒、擋在群眾身前的是“迷彩綠”、“天使白”,在這群最可愛的人之中,軍醫既是醫生、又是軍人,從抗疫到抗洪,他們一次次向險而行,急速出征。安徽省皖南康復醫院·蕪湖市第五人民醫院重癥科主任吳軍就是其中一員,即使腿傷體弱,也絕不退縮,用無畏奉獻彰顯了一名軍醫的責任與擔當。

 

主動請纓戰“疫魔” “前線”去不了就在后方守護家鄉百姓

 

吳軍醫生是安徽省皖南康復醫院·蕪湖市第五人民醫院急診科、重癥醫學科主任,東南大學急診醫學碩士,主任醫師,同時也是安徽預備役高射炮旅衛生隊少校軍醫。參加工作以來,吳軍醫生一直工作奮斗在臨床一線,有著豐富的急危重癥臨床救治經驗。“作為急診重癥醫生,就意味著必須有吃苦耐勞、勇于奉獻的覺悟及精神。我們的工作沒有上班、下班,沒有白天、黑夜,也沒有雙休、節假的概念。越是節假休息,急診、重癥越是任務繁重。我們常常遠離節假日的歡聲笑語,更多的是堅守在科室,監護病人,急病人所急,想為病人所想,隨叫隨到。

今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伊始,面對來勢洶洶的疫情,吳軍醫生主動請纓,寫下請戰書,要求到疫情最嚴峻的武漢一線去,為此他還特意找了院領導:“名額一定要留給我!”而院領導考慮到吳醫生年齡偏大、身體不好,腿上還有舊傷,勸說他將名額讓給年輕人。“在哪里都是抗疫,留在蕪湖也是守護家鄉百姓!”吳醫生很快調整了情緒。

新冠疫情期間,吳軍醫生24小時在醫院待命,“絕不漏過一個可疑的染疫病人,也絕不誤診一個普通發熱的病人。”靠著高度的責任心,吳軍與同事們在醫院最危險的發熱門診堅守著,及時處理科室各項突發事件,加強非新冠的發熱、肺炎患者的診治工作,鑒別篩查的基礎上,予重癥患者及時有效的救治,挽救危重患者生命。

 

“我是軍人必須上!”  既做“衛生員” 又做“巡堤員”

 

2020年入汛以來,因持續強降雨導致南方洪澇災害嚴重。7月我市多處水位超警戒,繁昌告急。吳軍醫生作為安徽預備役高射炮兵旅軍醫,7月13日他接到防汛通知、立即投身參加抗洪搶險工作。

剛一抵達駐點,吳軍醫生就積極參加進行戰前培訓,并報名參加沖鋒舟搜救工作。當晚由于前期持續強降雨,河堤長時間處于高水位的,急需緊急加固。吳軍醫生在提供后勤醫療保障的同時,主動上壩,和官兵們一起參加了慶大圩搶險工作。剛完成堤壩的加固工作,荻港鎮長江段一處水閘發生滲水,他又立即和官兵們一起緊急馳援。經過連續3個小時的奮戰,險情再一次的排除,凌晨兩點才安全返回駐地。

年過五十,左腿腿傷、右腿還有6枚鋼釘及鋼板,穿著雨鞋在泥濘的堤壩上搶險加固。在提供專業的后勤醫療保障的同時,白天冒著瓢潑大雨排除管涌,晚上踏著泥濘道路打著手電巡查險工險段……20畝的江堤上,留下了吳軍醫生作為一名軍人不懼艱險、迎難而上的勇毅精神。

“你們守護圩壩,我來守護你們”

 

   在搶險一線,急救處理、疫病防治工作的擔子很重,看著年輕的戰士們夜以繼日、奮戰不息,老軍醫吳軍看在眼里,感動在心里。抗洪戰士們發生最多的是急性拉傷,讓吳軍醫生印象最深的是九連圩上搶險的“大個子”連長,他力氣很大,扛起沙包扔到圩里,連續不斷的高強度工作下,一次不慎用力過猛,他摔倒在地,腰部扭傷。吳軍醫生原本要用救護車接他回去治療休息,可這名連長硬是掙扎著站起身,繼續搶險一直持續到中午,完成了搶險任務才倒下,這一倒下就幾天沒起來。

   “這些年輕的戰士們太可愛了,他們守護著圩壩,我來守護他們。”吳軍醫生充分發揮安徽省皖南康復醫院·蕪湖市第五人民醫院在康復治療方面的優勢,充當前線和后方的聯系“橋梁”,收集戰士們的傷情,聯系醫院安排了一批批擅長針灸、按摩、拔罐的醫護人員為戰士們服務,及時的止痛、舒緩處置,緩解了不少戰士們的病痛。

   水大的地方蚊蟲多,還要嚴密防范鼠疫及血吸蟲等疫病的發生。抗洪一線戰士們的生活條件簡陋,臨時征用的學校,一間教室睡了18名官兵,戰士們打地鋪、睡硬板床,難得的休息時間還要受到蚊蟲的騷擾。“為了讓他們休息好,我們提前將寢室、廁所等地方滅蟲驅蚊,做好服務工作,讓戰士們稍微舒服一些。”針對洪水中的常見疫病,吳軍醫生和軍醫們積極編寫防控疫病的宣傳材料,告知官兵和百姓們疫情防治知識,與此同時,盡自己所能為奮戰在一線的官兵們及其親屬開通綠色通道,解決“后顧之憂”。

 

身先士卒、救死扶傷,是軍醫的使命與擔當

 

“作為急診重癥醫生,我會時刻把人民群眾利益放在首位,救死扶傷、守護生命,永遠在需要我的崗位履行我的責任。即便青春在燃燒中消盡,但我心依舊。作為共產黨員,不忘初心,砥礪前行。”

“作為一名軍人,我時刻牢記 ‘險情就是命令’,把個人困難丟一旁,把組織重托擔肩上,身先士卒、勇于擔當,維護人民群眾的利益,在黨和人民需要我的任何時候,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能勝!”

 這不僅是宣言,更是一名老軍醫的使命與擔當。即是醫生、又是軍人,在今年大災大難的“風浪”打磨下,沖鋒在前、使命不忘,初心更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