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有人說過:創優無止境,服務無窮期。我們每位醫護人員也深知:患者在你心中有多重,你在人民的心中就有多重。所以我們時刻將南丁格爾“燃燒自己,照亮別人,無私奉獻”的精神牢記在心,將愛心和溫暖更多的獻給人民群眾。激勵著我們以實際行動完善自我,用更好的關懷和照顧患者,更多的考慮患者的需求,提供更完善的優質服務.
在我們的科里,每天都在上演著優質護理的故事,你瞧,剛剛從養老院送來一位老太太,81歲了,雙下肢活動障礙,說不出話,兩只腿都是浮腫的,臉和雙手雙腳都黑漆漆的,身上還有多處壓瘡。看到奶奶那痛苦的表情,我們心里都很難過,她一定很痛很痛!晉護士二話沒說,立即打了盆水把老奶奶全身洗了一遍,洗出的水都渾濁了,可是奶奶的臉卻亮了。洗完后又給奶奶換了一身干凈的衣服,把奶奶的長指甲、腳趾甲也小心地給修剪平整,這下,奶奶看上去精神了很多。奶奶的骶尾部壓瘡的地方發出一陣陣臭味,晉護士趕緊準備給奶奶換藥的東西,給奶奶翻身側睡,進行壓瘡的換藥。奶奶皮膚破潰的地方很深,有很多的滲液,陣陣臭味撲鼻而來,晉護士并沒有退宿,她雙眼一直專注地注視著傷口,連眉頭都沒有皺一下,只見她雙手輕盈地在傷口前上下飛舞,動作輕柔麻利,不一會兒,創面的清洗、消毒、清創、上藥等一系列工作便都完成了,不知不覺晉護士的額頭上不知何時已布滿了密密麻麻的汗滴,可是她卻絲毫沒有察覺,直到貼上最后一層敷料。由于奶奶吞咽功能比較差,不能像我們一樣正常的自己吃飯,醫生給奶奶下了鼻飼,晉護士耐心的給奶奶每天打鼻飼,喂飯、喂水、喂藥,耐心的告訴家屬奶奶適合吃些什么。有時候都下班了,晉護士還在給奶奶打鼻飼,可是她卻一點沒有著急的樣子,還是認認真真的打著。奶奶的家里人工作很忙,每天陪伴奶奶的時間很少,晉護士擔心奶奶太寂寞了,從奶奶的家里人那聽說奶奶很喜歡黃梅戲,晉護士讓家屬買了個播放器,里面下載了很多黃梅戲,每天給奶奶放幾次。奶奶每次聽到黃梅戲可認真了,晉護士每次都問奶奶好聽嗎,奶奶都眨眨眼,奶奶是多么的可愛啊。
天使是上帝的使者,是她將光和熱帶到人間,驅走黑暗。每一天早上交班后,咱們微笑著來到病房做晨間問候和護理,為患者和家屬帶來真摯的問候,并為每位病人整理床單位、病房等。對病情重且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咱們會為患者刷牙、洗臉、喂飯等。咱們的病人大多因住院時間長,物品也就特別的多,床上床下、床頭柜、窗臺上到處都是,為此咱們一遍遍地幫忙他們整理,持續保持病房整潔。對生活能自理的病人,咱們做得更多的是健康教育,從入院直到出院,護士們始終和患者及家屬們進行溫馨的交流,認真傾聽他們的訴說。對生活半自理或完全不能自理的病人,咱們協助他們定時翻身、拍背,加強肢體功能鍛煉,認真講解功能鍛煉的重要性,取得患者的理解與配合。雖然每一天工作很辛苦,但當看著患者舒適地躺在整潔的病床上,大家一天的勞累全部煙消云散了。上午是治療最繁忙的時候,咱們由過去的呼叫器響了、家屬或患者呼叫后才能見到護士,轉變成此刻由職責護士不斷巡視病房,主動及時的為患者帶給護理服務。患者們越來越信任護士了。咱們對病人的稱謂也由以前的幾床或某某某,轉變成爺爺、奶奶、叔叔、阿姨或張老、李老,病人聽起來覺得親切,有猶如在家的感覺。在溝通和交流中,咱們增進了醫患感情,減少了矛盾,提升了護理服務質量。中午咱們主動為沒有家屬送飯或輸液仍在進行的病人在食堂訂餐并送至床旁,為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喂飯或鼻飼,用心詢問病人及家屬對飲食是否滿意,并且適時做好飲食指導,針對病人意見,和食堂聯系,做出相應改善。
白衣天使,用自己的真情造就了一片幸福,用自己的愛心守護了一方平安。少了對親人的問候,卻少不了對病人的照顧;少了與戀人的相聚,卻少不了對病人的關懷。不是不想浪漫,而是想讓更多的人得到幸福,不是不愛家人,而是無法割舍對這份職業的牽掛。他們沒有悲壯豪邁的言語,也沒有驚天動地的事跡,他們只有默默的奉獻著自己的光和熱,默默的奉獻著自己的真情和愛心。
曾經有人說過”拉開人生帷幕的人是護士,拉上人生帷幕的人也是護士。“是啊,在人的一生中,誰都無法拒絕天使。我們是這個城市時刻與生命同行的人,是關注健康和愛的使者。我們在平凡的崗位上體現護士自身的價值,我工作、我快樂、我繁忙、我幸福,讓它永遠成為我們驕傲的主題,讓愛永遠與你我同在。